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大唐:尚公主,辅帝王 >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于阗国的小尉迟

第二百三十六章 于阗国的小尉迟(1 / 1)

对于邹骆驼来此经商,云昊总体还是支持的。毕竟可以从中获利诸多。无论对这些商人来说,还是对敦煌来说,都有足够的好处。毕竟即促进了敦煌的繁荣,又让云昊获得大量的收入。同时,那些胡商也是云昊的重要武器。靠他们来打探周边的情报,比自己用兵用使者容易太多了。故而,即便快过年了,那些商人依旧带着大量的货物,离开了敦煌。那些,自然都是西域的必需品。这年代还依旧以物易物的状态。中原多的东西,拉到草原上,便是稀罕物品,能获得大量的价值。同时,敦煌城中百姓,也跟着商队走了许多人。毕竟商队管饭,还有工钱。冬天能赚到钱,对敦煌所有人来说,都是好事。故此,整个沙州因为大量的商贾进来,也逐渐变得好转起来。邹骆驼在敦煌买了客栈。故而他也有住的地方。云昊也没必要留他住在刺史府。毕竟府内的确拥挤了一些。云昊除了给自己留了小院,其他的都让那些精兵们住了。一是解决了住宿的问题,二是可以护卫自己的安全。倒是云昊找到了李淳风。“三危山上有很多玉矿石,你挑几块,让城里最好的匠人雕琢好了运会长安,放在宅院里当山景最好不过。”

倒是李淳风目光发亮。“敦煌的玉固然不错,但听说西域于阗国盛产美玉,那里的玉最为精美。”

云昊微微一愣。一番思索之下方才响起。于阗国那种地方,就是后世的和田!和田玉和田玉,那里的玉最多!那地方佛教兴盛,百姓热爱音乐以及戏剧。只是……“于阗国是西突厥的附庸,我们的手很难伸过去。”

倒是阎立本开口道:“我对于阗国还算熟悉一些。”

“那里的绘画水平很高,聚集了天竺以及波斯的绘画风格。”

“前朝隋文帝喜爱佛法,又因为于阗国汇聚了大成佛法,便请了于阗的画家尉迟跋志在隋的寺庙中绘画佛像,人称‘大尉迟’。”

“他的儿子尉迟乙僧也继承了画艺,在贞观元年来到了长安,论绘画于我齐名,人称‘小尉迟’。”

阎立本说到这,还不由有一些感慨。“他画的壁画有天竺以及波斯那边的特点,人物就如同从笔画中飞出来了一般,活灵活现。”

“我被贬到沙州后,就是他取代了我的地位,被圣人封为宿卫官,世袭郡公。”

说到这,阎立本心中不由有些庆幸。“又一画师沦落到行奴仆事了。”

云昊却是笑了笑。显然,阎立本对自由还是很向往的。这也的确如此。来敦煌后,阎立本可是迷上了敦煌石窟中的壁画。故而他这个敦煌县令以探查民情为由,领着几十名护卫就将附近的石窟挨个跑个遍。至于政务,自然都由那些士子们来处理了。阎立本也逐渐受到了壁画的影响,以至于最近痴迷上了画眼睛。再云昊对他的影响下,阎立本的画风也略微有所改变,开始符合后世的写实画风,画的十分详细。而他画的眼睛,从最开始的黑点有所突破,甚至就连色彩光晕都开始呈现,画在纸上,活灵活现。也从一开始的鸟目到马目驴目等,开始画人目。其绘画的水平,也一笔疯长,一双人目落在之上,仿若真实的一般。甚至有士子因此吓了一跳,连夜带着画跑到云昊这里,声称阎立本在修习西域的妖术,将人的眼睛留在了纸上。当时别提啥心情了。倒是对这大小尉迟,云昊心底还是升起一抹好奇的。毕竟他也好奇这个时代的于阗画作究竟是什么样的。倒是阎立本感慨了一声。“可怜那个小尉迟,今年才二十岁。”

云昊却笑了笑。“不要以为别人都觉得给皇帝画画是种约束,说不准他正以此为荣呢。”

阎立本听此,却是淡定许多。“听闻他知要接替我的职位后,十分欣喜。”

李淳风更是笑了起来。“可不止欣喜,还骂你不知好歹,满朝都在流传,只不过没人敢跟你说罢了。”

阎立本顿时勃然大怒。“亏我之前还那么想,竟然竟然……”云昊却拍了拍阎立本的肩膀。“别想那么多,好好画就是了,画好了,未必不可流传千古,多个画圣之名。”

云昊虽知‘画圣’应该是还未出生的吴道子这个道士。看并不妨碍他想将阎立本培养成画圣。云昊虽然不懂得画画,但对绘画的理解,可要比这个时代的人强很多。会看画就够了。况且。云昊用炭笔素描出的苹果,可是被阎立本惊为天人!甚至被阎立本一顿认为是绘画大家!就如同诗文一般,云昊只说半阕。可云昊画画,也就那么一次罢了。毕竟素描苹果这种的东西,一般小学的时候都画过。再者。画个几十幅,总有一幅是能看的。咳咳……好像暴露了什么。但提到画圣吴道子,云昊也蓦然想起。吴道子的画,貌似就受到了小尉迟的影响。不过若是阎立本按照自己说的来画,那势必会别有一番风味。云昊甚至想让阎立本画上一本漫画。不过漫画这种事情,对于大唐这个时代来说,终究有点难。连环画或许还可以。只是想要雕刻出雕版印刷,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但连环画的事情……以后再说。“此番商队,可以去于阗。”

“只要敦煌的匠人对雕刻的水平足够高,便也可以拿于阗的玉石来雕刻。”

“此事还要立本多多管理。”

“毕竟将作监就负责玉石加工之类的,立本应该也很多经验。”

对于敦煌的产业,云昊也算是有了确定。培养石匠这种事情,也很简单。那就是将所有沙州人弄来,然后告诉他们怎么雕琢,然后看谁雕琢的好,就留下来。几千上万人,总能选出几百个最好的来。所谓沙里淘金,便是如此。至于开学院培养……别做梦了!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三国:寸德未建,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,坐收渔人之利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镇国万岁: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父皇,请退位 大汉: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: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假太监:从混在皇宫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