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大唐:尚公主,辅帝王 > 第三百一十三章 李淳风那不变的习惯。

第三百一十三章 李淳风那不变的习惯。(1 / 1)

曾经的高昌王宫,纯木制架构。由于所有的一切都点在了兵马上。故而即便有些破败了,也并没有加以修缮。只是建造了一些火炕。用来地域冬天的寒冷。甚至。许多地方更是被拆除,修建出一座座平房,能够供士兵们休息训练。“兵练的如何?”

云昊再次看向李淳风。李淳风更是兴奋。“有陛下的玄甲军,训练这些兵马根本不成任何问题。”

“只是,高昌焉耆龟兹三地,虽然聚集了近四万的兵马。”

“然而想要集结成军,怕是还要一些时间。”

“如今已经是九月了。”

“再过些日子,将变得更加寒冷。”

李淳风说到这里,也多少变得有些担忧。毕竟,这是遥远的西域。“若是能够抽调出两个兵团四万人,那在面对弩失毕部上,没有任何问题。”

云昊却相当平静。“弩失毕部与北部的西突厥五个部落相互攻伐,互相抢夺大汗之位。”

“分裂已成为必然。”

“即便我们不出手,他们也会分崩离析。”

“然而,这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。”

云昊对西突厥的历史,比这些人了解的更多一些。西突厥因为弩失毕五部跟北边五个部落的不合,彼此暗自争斗。最终出现了南庭北庭两个政权。主要还是北庭原本强大,后来因为征讨薛延陀失败,最终导致战力损失严重,南般的弩失毕部才蓦然猖狂了起来。不过。若是这十个部落轰然崩塌,率先冲击的,并非是西突厥的内部。而是西域。最终导致那些西突厥内部的人没有了生存空间,开始被迫迁移。向南便抵达了高昌等地。这将会是云昊不允许的事情。这里。即便再贫瘠。也将会是汉人的土地。是唐人土地。而不是最终的回纥部落。虽说回纥的名称由来,主要是为了维护大唐的政权。为了替大唐抵抗北方的敌人。可是。他们终究是成了独立的政权,最终不服从了大唐。这是云昊不允许的。要做。他就要让这片土地,牢牢掌握在长安的手中。谁想夺走都不行!最为有效的方式,便是通商。云昊拿起桌子上的书册。上面有关于弩失毕部一切的记载。倒是李淳风看着堂外的松赞干布,有些纠结。“小师叔,这些吐蕃人,真的可信?”

“如今已经归顺与我们,那就要信任他们,给他们准备营地吧,待遇不要有偏差,粮食也为他们准备一些,毕竟今后要与我们一同上战场的。”

“是。”

李淳风很快就退下了。但就走到门口的时候,云昊却突然喊住了他。“等等。”

“小师叔还有什么吩咐?”

云昊却是放下书册,笑了笑。“怎么样,如今这高昌、焉耆,龟兹三地可都是你在治理。”

“虽然名义上职位不大,但仔细算来,即便是刺史也不过如此了。”

“当了这么久的官,有什么感觉。”

李淳风听此,脸上却露出一抹苦笑。“就是突然有点怀念太史令的生活。”

“当真比这里省心太多了。”

“这里不单单要忙着各种各样的事物,还要提心吊胆,生怕有人闯到府里,要了我的脑袋。”

“可不仅仅只有小师叔受到了刺杀,就连我这里,也没那么安稳,前前后后遇到了六波刺杀,但总算将高昌地稳定了下来,百姓的心,也是向着大唐的。”

云昊缓缓点头。“这一年,辛苦你了。”

云昊已经能看到李淳风的头顶长出了丝丝缕缕的白发。倒是李淳风笑了起来。“不过总算也是完成了心底想要当官的愿望。”

“今后就算回到了长安,或者见到了师父,也能吹嘘一番了。”

想到这里,李淳风就变得更加激动。他是个官迷。这是因为大唐的整体大环境,就是这样。哪怕是他,也无法避免。他也无法做到袁天罡那样无欲无求。再说。哪怕袁天罡,也是一个县令。虽然他那个火井县县令做的很舒服,甚至恨不得直接做到老死。或许。李淳风就想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。但不得不说。他将这高昌、焉耆、龟兹等地治理的很好。虽说……这其中也有不少关于那些士子的功劳。但总体上。都是李淳风统筹的。没有出现太大的事情,云昊就已经相当满意了。这也是所有地方官员的想法。今年高昌的丰收,自然也算是李淳风的政绩里。等回到长安。那是要按功升职的。甚至李淳风都有些期待。“小师叔,你说我能否再次回到太史局。”

云昊倒是相当平静。“只要你想,就没有什么不可能。”

“哪怕当上了太史局的太史令。”

李淳风双目放光。“小师叔若你有一日为当朝宰辅,那太史令的位置一定要给我留着。”

“我就呆在那个位置上,老死。”

云昊微微摇头。“想从长安来敦煌时,你可不是这么说的。”

“你说你想成为尚书右丞。”

“怎么也要感受一把的。”

“怎么,反悔了?”

李淳风顿时蹲在了地上。“那不是当年太年轻吗。”

“现在,被现实毒打了一番。”

“还是太史居的写写算算适合我。”

“况且……”“现在我可是能天天喝到葡萄酿,皆是极品,喝的我都快吐了。”

“当年小师叔你骗我。”

“你说得九年长安百姓都能喝得起葡萄酿。”

“可现在,这西域百姓喝葡萄酿简直跟喝水一样。”

李淳风感慨颇多。云昊倒是相当平静。“即便我们拿下了吐浑,平定了西域。”

“可想让长安百姓都喝上葡萄酿,依旧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行。”

“这没有任何错。”

“倒是你,一旦思索什么事情,就喜欢蹲在这地上。”

云昊摸了摸额头。这或许就是李淳风的习惯。毕竟这年代笔墨纸砚并不便宜。地上写写画画,成本最低。李淳风蹲在那里,显然就是在想事情。可想到李淳风虽然没有刺史之名,却行刺史之事。一到商议大事的时候,就拉着一群士子官员,全都蹲在地上一笔比划着。那画面,单想想就觉得太美!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大汉:我自年少万兜鍪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三国:寸德未建,即被立储 人在三国写日记,坐收渔人之利 父皇,请退位 乱世武夫 超品姑爷 假太监: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假太监:从混在皇宫开始 镇国万岁:我真的只想当昏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