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大唐:尚公主,辅帝王 > 第三百五十七章 以史为镜

第三百五十七章 以史为镜(1 / 1)

所有牧人的战马后,都挂着羊肉、挂着马奶酒。羊肉,自然是风干羊肉。冬季,正是风干羊肉最好的季节。冬季因为没有牧草,无法养活大量的牛羊。而牧人们只能凭借着天寒地冻,冻住那些屠宰后的羊肉。到了来年春天,必须要将这些羊肉吃完。否则一旦热起来,肉就变质了。但风干肉不同。风干肉需要先行腌制一番。正好是这冬季。等三个月来年开春的之后,肉便算是彻底风干好了。放上很长的时间,都没有任何问题。如今挂在后面的羊肉固然没有完全被彻底风干。但冬天终究不会坏掉。挂在战马的后面,风干的也会很快。至于是否是沾染上尘土,这根本就不是牧人们该考虑的事情。饿急眼了,有土吃就不错了。甚至……即便是玄甲军,也根本不会在意肉上会不会沾染尘土。毕竟即便有一半的土,那也是肉啊!三万大军,足足出动了一个时辰,方才彻底离开。下了这伊丽河谷。便是一望无际的平原。左右两军,便一左一右的开始向西边推进!三万大军,或许不够搜索偌大的地域。但这些牧人们,本能的就清楚在冬季,究竟在哪里还会有水草。至于云昊的本军,则到了下午,才继续拔军前行。行到了伊犁河谷的西部关口,大军便重新驻扎下来。只要驻守到这里,便等于彻底控制住了整个伊丽河谷。并且……因为这片河谷本身就比西部平原的地势高。故而有险要可守。两万大军驻扎在此,哪怕有二十万大军来打,也攻不下来。虽说相比险要的玉门关终究还是差了一点。但终究已经是很不错了。“遏制住此处,便遏制住了伊丽河谷。”

“此地的名字,我终究听不懂。”

“今后此处倒是可以驻守一座关卡。”

“与南边疏勒的那座高山,还有再最北面也修建一座。”

“这三座关卡便一旦修建成,便可以完全遏制住更遥远的西边。”

“丝路是否畅通,都在我们的掌控之内。”

云昊对于修建关卡这种事情,有些痴迷。想了许久,云昊也没想好该叫什么名字。但这种事情不急。毕竟有的是的时间。而这三座关卡,所需要驻守的军人也并不需要太多。疏勒山上有两三千人便足够。而这伊丽河谷,一万五千人足矣。再北,也就一万多人。加起来。也就三万人。当然……驻守关卡。这可一向不是唐人的习俗。毕竟每个唐人,都是战士。每个唐人,拿起刀剑就能战斗。毕竟大唐地域辽阔,拥有那么多的折冲府。府兵制度,可以做到很好的防守。实际上。府兵制度即便到了后世,也从未断绝。只不过称呼变了。称之为生产建设兵团了而已。这种亦军亦民的方式,可以减轻边境防守的问题,更可以有效解决朝堂支付军费过重的问题。在这点上。明朝老朱家可谓是将这制度玩到了极致。只不过,不再叫府兵制,而是称之为卫所制。总而言之。唐、明两朝的军制,可以算是一脉相承的。只不过叫法不同。“从根本上来说,都是用兵来屯田,一边种地一边打仗。”

“实际这东西……”“最早追溯起来,应该是战国时,商鞅变法后的大秦。”

“一直延续到明末。”

云昊想到这里,略微摇了摇头。“显然,这种制度最大的弊端,便是久而久之,便会产生军阀,最终因此内部割据内乱。”

云昊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。若是怎么改进这种制度。云昊当真没有什么好办法。西方的军制?得了吧!除了武器先进一点,军事制度上完全没办法中原比。毕竟这片土地从战国时期就在打仗。连续打了两千多年。否则……那些西方军校中出现的高级将领,会将孙子兵法当做一生的信仰?“当然,屯田养兵这种东西,曹操玩的也很溜。”

云昊思绪发散。“不过相比纯粹的战士,这种府兵、卫所兵,实际上只能当做补充。”

“而纯粹的战士,只有长安十二卫才是。”

“其余的……”“都是一边种地一边打仗。”

云昊想到这,也有些无奈。自己就带着这样的一批人,以及少部分职业战士,占领了西域,占领了天山北,占领了伊丽河谷。当然……自己也带领着一批一边放牧一般打仗的牧人……哎……没办法的事情。“牧人是强大的。”

“游牧民族最大的问题,便是打赢了之后,容易享受懈怠。”

“奴隶制,一向是游牧民族最大的问题。”

“从匈奴、到突厥、到蒙古、到清朝。”

“奴隶制实际上在这些游牧民族的部落之中,从未断绝。”

“牧人一旦通过武力夺得权利,便不会继续放牧,反而享受。”

“等到了下一代,便会习惯了享受,而忘记了如何用刀子。”

“这就是匈奴、突厥、蒙古,只能强盛一时的原因。”

“甚至……”“就连满清的八旗制度,也是如此。”

“因为占领了中原土地,八旗弟子拥有最好的良田,可以收到大量供养,便开始懈怠。”

“以至于没过多久,就根本打不了胜仗了!”

“至于所谓的与沙俄的战争,简直就是一坨翔。”

“在自己的老巢还能跟敌人打平了……”“除了平的那一战,之后八旗便再也没赢过。”

云昊纵观历史,眺望着沿着伊丽河左右两岸继续前行的牧人们,也在思考究竟该如何做。是继续延续游牧民族的传统。还是彻底改变这一切?但想了许久,云昊最终却笑了起来。“终究是想的太多了。”

“若到了那一刻,我能否继续约这些牧人,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”

“而最好的方式。”

“便是让他们不断西征!”

“他们游牧的习性,正好可以为大唐一直拓展领土。”

“只要他们肯一直战斗下去,勇猛的特性便不会消失。”

“当然……唐人也该如此。”

“一旦繁荣强盛之后,想要再打胜仗,便无比困难。”

“宋朝便是最好的证明。”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父皇,请退位 超品姑爷 假太监: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乱世武夫 人在三国写日记,坐收渔人之利 大汉:我自年少万兜鍪 镇国万岁: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三国:寸德未建,即被立储 假太监:从混在皇宫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