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大唐:尚公主,辅帝王 > 第三百八十八章 缺官员啊!

第三百八十八章 缺官员啊!(1 / 1)

陵寝这种东西,是古人习惯修建的。在春秋战国时期,便有大量的陵寝存在。他们要在死去之后,依旧享受昔日的尊荣。甚至……还有殉葬制度。有战士、妻妾等等。到了始皇帝时期。采用兵马俑代替。但陪葬品依旧不是小数。从此往后。皇帝死去,总有陪葬的。一些宫里没有子嗣的妃子,都要殉葬。好在……大唐不兴人殉。皇帝死了,妃子顶多去女冠观出家。老死了之后,或许会陪葬在皇陵之中。主要问题。当时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口,终究有些太少了的缘故。当然,该如何建造陵寝,也是个很大问题。“我回到长安后,理所当然的应当成为国公了。”

“陵寝自然也有了国公的规制。”

“是该给后世人留下一些东西?”

云昊心中在谋算着。陪葬制度,看起来或许很不好。但又从某种程度来说。这是文明的延续。某一天挖出陪葬物品,你会赫然发现昔日的文明究竟有多么的璀璨。而至于博物馆这种东西。一旦发生战乱。所有物品都容易遗失。那些摆在明面上的财富,实际上是最容易掠夺的。敦煌石窟无比精彩,还都是石头上的壁画。可最终呢?那些石头都被人切割下来,送去了国外。固然也因此做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输出。但终究还是失去了众多珍贵的宝物。有些东西,可能国人不在乎,到了别人的手里,却当成宝贝。就如同后世的岛国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根本就是汉文化的变种。当然。也可以说整个东亚,实际上都是汉文明的延伸。毕竟……他们很多时候,都是大唐的属国。到了二月中旬,长安也终于来了消息。关于西域的一切,也基本确定下来了。“西域之地,施行都护府加郡县制。”

“设立高昌、龟兹、疏勒、于阗、四地,设立四大都护府,由李大亮为大都督。”

“朝堂派遣来了两名官员,成为这里的县令。”

“而敦煌,则由我自行安排郡守。”

云昊说到这里,满是感慨。这西域之地,没用用州府制度。反而沿用汉时的郡县制。职位名称,自然有所变化。但在朝堂上,郡守的职位,虽然与都督平级,但实际上的权利绝对在都督之上!之所以这么沿用。主要是这里的人,原本就熟悉汉制。隋时在这里的制度,也是郡县制。故而。云昊比较懒,基本保留了这些。“而天山北,则设立了天山都护府以及北庭都护府两地。”

“划分为天山郡与北庭郡,暂时由程处默为天山郡郡守、苏定方为北庭郡郡守。”

“伊丽河谷设立安西都护府。”

“都督由云昊选定。”

“另外,薛延陀之地,设立安北都护府。”

云昊看着上面的消息,有着一大串的人员调动。但总体来说,也体现出了两个字。那就是朝堂缺人!真正敢下方到西域之地的官员,并不多。李大亮不用说,原先就是重要的河西走廊的都督。“跟草原上的诸多部族,也是熟悉,故而放到高昌,没有任何问题。”

“程处默,自然不用再说。”

“老国公的儿子了,又跟云昊征战西域,去天山都护府任职,自然没有任何问题。”

“程处默也算根正苗红,这一战之后,回到长安也算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了。”

“我这算不算解决了老程家越来越没落的问题?”

“至少……”“程处默这算是有出息的,甚至自己都能奋斗出郡公的职位,继承他爹的国公之位,自然没有任何问题。”

“另外……”“便是安西都护府发生了变化。”

“那就是从以往的高昌,挪到了更远的伊丽河谷。”

“这可真的算是核心区域了,也算是咽喉之地。”

“至于苏定方……”“则是大唐中的一员猛将。”

“原本是寇建德的部下,武德四年寇建德失败后,又投靠了刘黑闼。”

“后来刘黑闼也被灭了,便回到故乡,不想为大唐效力。”

“但这种征战多年,胜率极多的猛将,朝堂又怎么能够放过?”

“贞观四年,覆灭颉利可汗时,苏定方便有功绩。”

“但却因为他纵容部下掠夺颉利可汗大量财产,朝堂对此相当不喜。”

“按理说……”“不应该送到这西域来当都督。”

“莫非是觉得苏定方放在朝堂上比较碍眼,所以就借着这次机会,给直接发配到西域之地了?”

“另外……”“也是朝堂太缺人?”

“这很有可能。”

“只是……”“朝堂可能不知晓,这苏定方,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,可是西域的大将啊!”

“当年率领一军两万人马,步骑都有的那种军队,硬是灭了西突厥的十万大军。”

“这种掠夺成性的人物,也是最适合那草原之地。”

“来了北庭,倒也放心。”

“磨炼一些年月,未尝不是大唐的一方猛将。”

云昊对此还是相当满意的。“只是……”“这里终究还拥有巨大的空额,却人来治理。”

“即便追随我来西域的士子们都分了出去,也依旧不够。”

“薛延陀之地,也不该划分为一个安北都护府。”

“而是至少应该划分为三个才行!如此才能让那里变得更加安稳。”

“另外……”“伊丽河谷以西,至少还能设立两到三个都护府。”

“历史中的大唐,应该设立了濛池都护府与昆陵都护府两地。”

“然而事实上呢?那么辽阔的地方,应该设立四到五个才行。”

“朝堂总想省事。”

“却从未想到过省事纵容的后果。”

云昊心中略微无奈。“而大量的官员职位,需要我来推荐。”

“按照我设想,西域四地都督,五名县令,天山北两都督,一郡守、三县令。”

“伊丽河谷、都督、县令官员至少需要三十人到五十人才行。”

“薛延陀至少需要三名重要官员。”

“光是这些重要的官员,就需要二十人。”

“而再算上随从,一些辅佐官员之类的……”“怕是有数千名官员的窟窿。”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假太监: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父皇,请退位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假太监: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大汉:我自年少万兜鍪 人在三国写日记,坐收渔人之利 三国:寸德未建,即被立储 镇国万岁: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乱世武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