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大唐:尚公主,辅帝王 > 第三百九十四章 繁荣的商业

第三百九十四章 繁荣的商业(1 / 1)

云昊队伍行进速度很慢。主要没过一地,都要停顿一番。都会有沿途的官员为云昊送行。按照云昊的级别,本可无视一番。但架不住这些百姓的热情。云昊让西域再次变得平稳下来,让那些牧人再也不敢掠夺这些百姓。这里的百姓自然都是相当的开心。故此,在云昊路过之时,他们都愿意迎接。倒是云昊眉头皱起。“我回长安之事,这些人怎么会知晓?正好敢在我路过此地时迎接我?”

云昊眉头皱起。倒是薛仁贵探查所说,让云昊松了一口气。“这些百姓早就派人守在这里,等着都督路过此地时迎接。”

“为此,有些人已经在此守了数日!”

云昊听此,倒是放心了下来。而在瓜州之中,云昊竟然在这个季节吃到了水果。主要是他们将这些水果放在冰里冻住了,方便取出来吃。倒是很有想法。对此,云昊自然笑纳了。不过也给了一些钱。虽说这些百姓坚持不要,但云昊终究还是留下了。钱财对于他来说,拥有极其丰收的财富。可是对于这些百姓来说。每一枚铜板,都是省下来的。对此,云昊并不想多占这些百姓的便宜。到了河西走廊,队伍的行进速度才快了许多。主要是这河西走廊中沿途并没有多少人。但是路过的商贾见到云昊的队伍,都会让开道路,行瞩目礼。那云字旗帜,显然是云昊所独有的。故此……所有人都清楚,这就是那支在西域所向无敌的将军。商贾们消息流通的是最快的。他们对云昊很有感情。在敦煌,他们获得了在大唐无法获得地位。也是因为云昊,他们在贸易中的危险程度,降低到了最低。长安到敦煌的这条道路,如今已经变得相当安全。再也没有了早期时那些匪徒等。故而……他们可以放心的进行贸易,反而因此获利颇多。这一切。都是云昊给他们带来的。并且……云昊怕是朝堂之中,唯一能够庇护他们贸易存在的重要官员。故而……有许多商人给士兵们递钱,只求着通融通融,让他们能见到云昊一面。这些……自然都被拒绝了。大唐长公主在此。怎么可能如此轻易的在此逗留?可接下来在河西走廊的这些日子。云昊可谓是疯狂的扫货!将这里一些东西,都购买了下来。甚至清仓。“有意思,在这里购买了货物,竟然可以找人直接给送到长安?”

“通过哪些镖局?”

“这倒是我从未想过的事情。”

“不过这条河西走廊,的确比我来的时候,繁荣了太多。”

云昊这一刻,倒是蓦然有些理解了所谓的一带一路了。这条道路,刺激了无数城镇百姓的经济。让这条路上的百姓,可以赚到更多的钱,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资。可能唯一的问题。就是并没有实际上的产出。商业贸易,却也就是如此。只有生产力提升了之后,才能变得更加发达。只不过在云昊看来。全民商人……反而并没有太多的好处。商人,是不从事生产的。一定数量的商人的确是点缀。可是若不生产的商人,并不需要太多。可笑的是……后世人皆以从事商业为荣。却从未想过,工业反而是更为重要的东西。云昊微微摇了摇头。“大唐的商贸,有些繁荣过头了。”

“这是我一手促成的。”

“但也未必是好事。”

“甚至……”“河西走廊中有些田地都被荒废了,那些农夫反而支起了摊铺,招待来往的路人。”

“这并非是好事。”

云昊感慨了一声。却是相当的无奈。毕竟……大唐的人口不多,土地需要大量的农夫耕种。而商人多了,大家都经商了,没人耕种土地了。最基本的粮食保证,反而都会因此出现问题。故而……对于云昊来说。最靠谱的,依旧是农夫以及一些轻手工业。至于商业人口的数量,却是一定要控制的。只有在农业发展到巅峰之后,再发展商业才行。而一味的商业发展,却是不健康的。故此……这一路上所发现的弊端,也让云昊心情严重。“怪不得封建王朝都在抑制商人。”

“为了从商而荒废土地,这简直就是大罪过。”

“主要的问题,还是人口不够的问题。”

“若是人口数量够大,有一定比例的商人,这自然没有多少问题。”

云昊感慨了一声,摇了摇头。河西走廊,需要更多的人口。西域,也同样需要更多的人口。可大唐……却根本没有那么多的人口。“种族繁衍,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。”

“现在的朝堂,才查出了三千万人。”

“也不知道战乱躲藏在深山中的人,会不会出来。”

“若他们能够出来,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。”

云昊觉得现在应该有很多人愿意出山了。毕竟……总躲藏在山林之中,也不是那么一回事儿。相反大唐并没有太严苛的徭役。每年就算是服役,也都是一些修建城池、修建道路之类的活计。并且朝堂还给钱。这已经相当不错了。一路走走停停,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,才走到姑臧城。这一路上。自然与长乐一同见到了不少风景。或许这辈子,都不会再走这条河西走廊了。对于云昊以及长乐来说,自然都要好好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时光。这对于云昊来说,也是难得的机会。两人的关系,也因为这种路途,变得更加亲密。唯一的问题。就是长乐并不适合长期的颠簸。特别在一些特殊的日子。虽说马车无比平稳,可是天天坐车,也会感觉到厌烦。好在一路上走走停停,能够见识到诸多风景,倒是让云昊比较开心。而姑臧城中。云昊也看到了新的河西都督。其身份,也让云昊有些意外。竟然是李绩。也就是徐世绩,被赐予了李姓。这显然是一件殊荣。李绩来此,也代表着朝堂对于这河西之地,已经更加重视。毕竟。在未来,李绩可是大唐的相公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三国:寸德未建,即被立储 父皇,请退位 镇国万岁: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超品姑爷 假太监: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假太监:从混在皇宫开始 乱世武夫 大汉:我自年少万兜鍪 人在三国写日记,坐收渔人之利